披星带月
拼音:pī xīng dài yuè
注音:ㄆ一 ㄒ一ㄥ ㄉㄞˋ ㄩㄝˋ
词性: 成语

披星带月的意思

词语解释:

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

亦作:披星戴月

引证解释:

⒈ 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

唐吕岩《七言》诗之九四:“击剑夜深归甚处,披星带月折麒麟。”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披星带月心肠紧,过水登山脚步勤。”
陈毅《春兴》诗:“夜饭在田垄,披星带月归。”
亦作“披星戴月”。或省作“披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明孙仁孺《东郭记·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庭中》:“中庭款步自心疑,怎披星而出又復见星辉。”
清陈梦雷《宿桑乾题壁》诗:“羽书夹道披星疾,游骑千羣逐草骄。”
刘绍棠《花街》一:“每日早出晚归,两头披星戴月,白天看不见他们的影子。”

国语词典:

形容早出晚归的辛勤劳苦。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披星带月心肠紧,过水登山脚步勤。」《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那乞僧大来极会做人家,披星带月,早起晚眠,又且生性悭吝,一文不使,两文不用,不肯枉费著一个钱,把家私挣得偌大。」也作「披星戴月」。

网络解释:

披星带月

  • 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 1、项翱着地,后退一大步,奋力将英雄戟朝左慈投去,银光披星带月,快如急电。
    • 2、却说狄王府家人狄福,奉了主母之命,披星带月,赶急奔驰,一天到得善善国,通知番官入妻狼主。
    • 3、沧寻茫茫浩繁天荡,一往仙峰披星带月
    • 4、可是,杨黎从没享受过美人应有的风光,和别人一样朝九晚五,挤公交赶厂车,披星带月
    • 5、三声聚将鼓响起,传遍了元阳帝国境内,所有将领都奔向了都城,披星带月而来,林家现在已是弄得焦头烂额,这聚将鼓为何而响,全都是因为林家。
    • 6、蓝阳背着背包,披星带月的赶到了天光圩,虽然他赶到的时候距离开市还有些时间,但是此时的市场上却已经是灯火萤影,人头攒动了。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ㄧ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HCY
    • 五行

    (1)(动)覆盖或搭在肩上:~衣服|~挂整齐。

    (2)(动)打开;散开:~卷(打开书)。

    (3)(动)(竹木等)裂开:竹竿~了。

    • 拼音xīng
    • 注音ㄒㄧㄥ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JTGF
    • 五行

    (1)(名)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罗棋布|月明~稀。

    (2)(名)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射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3)(名)(~儿)细碎或细小的东西:一~半点儿。

    (4)(名)秤杆上标记斤、两、钱的小点子。

    (5)(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KPH
    • 五行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

    •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EEEE
    • 五行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