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书
拼音: | hú shū |
注音: | ㄏㄨˊ ㄕㄨ |
狐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太平御览》卷六一八引晋·伏滔《北征记》:“皇天坞北,古时陶穴。
引证解释:
⒈ 《太平御览》卷六一八引晋伏滔《北征记》:“皇天坞北,古时陶穴。
引晋时有人逐狐入穴,行十里许,得书二千餘卷”
后以“狐书”喻古奥稀罕的书籍。 宋陆游《林间书意》诗之二:“不读狐书真僻学,未登鬼籙且闲游。”
宋陆游《闲中偶咏》之一:“不识狐书那是博,尚分鹤料敢言高。”
网络解释:
狐书
字义分解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狐
- 五笔QTRY
- 五行水
(1)(名)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毛皮可做衣物。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通称狐狸。
(2)(H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