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食
拼音: | jiē lái shí |
注音: | ㄐ一ㄝ ㄌㄞˊ ㄕˊ |
嗟来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嗟来食
(1) 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食”。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后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见“嗟来之食”。
国语词典:
带侮辱性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参见「嗟来之食」条。
网络解释:
嗟来食
- 1、这哪里像是什么福利,这分明是赤裸裸的“嗟来食”嘛。
- 2、国企分红何时才能真正惠及全民,而不再是象征性地“嗟来食”?公众有权获得答案。
- 3、故此,应当改变待用公益利用网络宣传和店面告示的“嗟来食”模式。
- 4、杨女士苦恼地问,狗狗乱吃“嗟来食”的坏毛病,该如何帮助它改正呢?支招平时利用牵引绳、脖圈或字绳,对狗狗进行训练。
- 5、故此,应变待用公益“嗟来食”的模式。
- 6、正因如此,不少企业给员发的年终奖,带上了施舍的色彩,成为“嗟来食”。
字义分解
- 拼音lái
- 注音ㄌㄞˊ
- 笔划7
- 繁体來
- 五笔GOI
- 五行火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与嗟来食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