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扫
拼音:wèi gōng sǎo
注音:ㄨㄟˋ ㄍㄨㄥ ㄙㄠˇ

魏公扫的意思

词语解释:

西汉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齐相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因以"魏公扫"为典实。

引证解释:

⒈ 见“魏勃扫门”。

网络解释:

魏公扫

  • 魏公扫是汉语词汇,拼音是wèi gōng sǎo,指西汉 魏勃 少时,欲求见 齐 相 曹参 ,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 齐 相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
  • 字义分解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TVRC
    • 五行

    (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北部陕西东部;山西西部和河北南部等地。

    (2)(名)三国之一。

    (3)(名)北魏。

    (4)姓。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 拼音sǎo,sào
    • 注音ㄙㄠˇ,ㄙㄠ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VG
    • 五行

    sǎo

    1.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扫地。

    2. 清除,消灭:扫雷。扫盲。扫荡。一扫而空。

    3. 全,尽,尽其所有:扫数(shù)。

    4. 低落,丧失:扫兴(xìng )。

    5. 描画:扫描。扫眉。

    6. 迅速横掠而过:扫射。扫视。

    7. 结束,了结:扫尾。

    8. 祭奠:扫墓。祭扫。

    sào

    1. 〔扫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