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
拼音:yīn xū
注音:一ㄣ ㄒㄨ

殷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殷纣身死,国都为墟。

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

引证解释:

⒈ 谓殷纣身死,国都为墟。

汉扬雄《解嘲》:“昔三仁去而殷墟,三老归而周炽。”
《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 周京无佇立之跡。”
刘孝标注:“殷墟,谓紂也; 周京, 幽王也。弃性逐欲,遂令身死,国家为墟。”

⒉ 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 商代从盘庚到帝辛 ( 纣 ),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从1928年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

国语词典:

商代后期武丁至帝辛都邑的废墟,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在此发掘,挖出大量商代晚期遗物,包括甲骨、青铜器、玉器、骨雕器以及当时的宫殿、宗庙墓葬等遗迹,为世界著名的考古遗址。

词语翻译

英语
Yinxu, ruins of Yinshang
德语
Yinxu (Gesch)​
法语
Yin Xu

网络解释:

殷墟 (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河南安阳殷墟)

  • 殷墟,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盘庚十四年,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盘庚十五年,开始营建殷都。自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殷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 殷墟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甲骨文中所记载的资料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
  • 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
  • 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殷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10月13日,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举办。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 1、安阳殷墟的遗址中还体而微地保存着一些精美文物。
    • 2、随后,编制文本所需的图片被邮寄过来,其中包括殷墟考古发掘中非常珍贵的“牛方鼎”、“鹿方鼎”等实物图片。
    • 3、在殷墟甲骨文字中,保留了一些关于上古结绳记事的信息。
    • 4、殷朝、殷墟,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了甲骨文,一个封建王朝的所在地。
    • 5、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民间主要用于纪日、卜卦和配合记事,后来更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而干支用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
    • 6、商朝人的生活的确远超我们的想像,就让出土的殷墟文物和破译的甲骨文告诉我们,商朝人每天都干点啥。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yān
    • 注音ㄧㄣ,ㄧㄢ,ㄧㄣ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RVNC
    • 五行

    yīn

    1. 富裕,富足:殷实。殷阜。殷富。

    2. 深厚,恳切:情意甚殷。殷切。殷勤。

    3. 众,多:“士与女,殷其盈矣”。

    4. 盛,大:殷祭。

    5. 中国朝代名,商代的后期,由盘庚起称“殷”:殷墟。

    6. 姓。

    yān

    1. 黑红色:殷红。

    • 拼音
    • 注音ㄒㄩ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FHAG
    • 五行

    (1)(名)原有许多人家聚居而现已荒废了的地方:废~|殷~。

    (2)同“”(x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