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头军
拼音: | huǒ tóu jūn |
注音: | ㄏㄨㄛˇ ㄊㄡˊ ㄐㄨㄣ |
火头军的意思
词语解释:
火头军
(1) 军队中做饭的火夫(现代用做戏谑的话)
英
引证解释:
⒈ 军中掌炊事的人员。今多作戏谑语。
引《说唐后传》第十回:“蒙大老爷恩德,愿为火头军。”
国语词典:
军中专司炊事的士兵。
网络解释:
火头军
- 1、因为他曾为火头军,见闻广博,三言两语,能把个极平凡的故事说得鲜龙活跳。
- 2、当月亮升起,火头军们在篝火上架起烤架,把斥候队打来的山羚、黄羊之类的野味扒皮洗净挂上,一遍遍刷着作料。
- 3、那个是火头军,今晚也不知道哪股风吹的,居然推了大车,上面都是瓦罐分装的热汤面。
- 4、但今日忽然间要改做面条,虽然所有的火头军们全员上阵,在这已然开始慢慢大冷的秋天,人人都是赤膊上阵地和面、擀面,却仍然只是杯水车薪、供不应求。
- 5、少将军啊,左右没事,我就给你露一手,咱们火头军也久没乐乐,今天就几是给您接风,弟兄们沾您的光,打打牙祭。
- 6、一般而言,辎重营中的火头军们都是另成一军的,他们每日里要提前于大军行动,在预设地休息或宿营地处开始做饭。
字义分解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火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頭
- 五笔UDI
- 五行火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与火头军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