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
拼音: | chén qiáo bīng biàn |
注音: | ㄔㄣˊ ㄑ一ㄠˊ ㄅ一ㄥ ㄅ一ㄢˋ |
陈桥兵变的意思
词语解释: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引证解释:
⒈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 北汉勾结契丹入寇, 赵匡胤出师御之,兵次陈桥驿,在赵普、石守信等策划下,发动兵变,拥立赵匡胤即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陈桥兵变”。参阅《宋史·太祖纪一》。
引《龙图耳录》第一回:“且説宋朝,自陈桥兵变,众将立太祖为君,江山一统,累代相传,至太宗、真宗,四海昇平,八方安静,真是君正臣良,国泰民安。”
国语词典:
宋太祖赵匡胤原任周世宗的殿前都检点。后周恭帝二年,赵匡胤领禁军行至陈桥驿,众将拥之为帝,周亡,世称陈桥兵变。见《宋史.卷一.太祖本纪一》。
网络解释:
陈桥兵变 (历史事件)
- 1、陈桥兵变夜,重生小和尚一枚,赵铮的大宋之旅由此开始。
- 2、二是民间领袖人物发生了类似“陈桥兵变”的事,自己还是下课。
- 3、因些,史学家一般都认为陈桥兵变中的赵匡胤的行为实在出自无意,是应天顺人,以仁得天下,故可比美于上故圣人舜帝、汤王。
- 4、后周武德司的几近瘫痪,是“陈桥兵变”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 5、后来,太祖皇帝担心那些功臣武将们效仿陈桥兵变,于是杯酒释兵权,将武将们的兵权解除。
字义分解
- 拼音chén
- 注音ㄔㄣˊ
- 笔划7
- 繁体陳
- 五笔BAIY
- 五行火
1. 排列,摆设:陈列。陈兵。
2. 述说: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
3. 旧的,时间久的: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 姓。
- 拼音qiáo
- 注音ㄑㄧㄠˊ
- 笔划10
- 繁体橋
- 五笔STDJ
- 五行木
(1)(名)桥梁
(2)(名):~洞|~墩|~拱|~孔|~栏|~身|~头|~桩|~搭|吊~|拱~|架~|木~|脑~|鹊~|天~|栈~|独木~|过河拆~。
(3)(名)(Qiáo)姓。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7
- 繁体兵
- 五笔RGWU
- 五行水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