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拼音:pó luó mén
注音:ㄆㄛˊ ㄌㄨㄛˊ ㄇㄣˊ

婆罗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婆罗门póluómén

(1) 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种姓或僧侣的一员,其主要职务是诵经、传经(吠陀经)并主持宗教各种仪式。亦称“婆罗门教徒”

Brahman

引证解释:

⒈ 古印度四种姓之一。居于种姓之首,世代以祭祀、诵经、传教为专业,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享有种种特权。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族姓》:“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浄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

⒉ 印度古代宗教名。相传约于公元前七世纪形成,以崇奉婆罗贺摩而得名。

《隋书·南蛮传·赤土》:“其俗敬佛,尤重婆罗门。”
清赵翼《春间晤西庄于吴门》诗:“婆罗门善呪,无此大神道。”
清谭嗣同《仁学》二七:“虽然其差如此,而其变不平等教为平等则同,三教殆皆源於婆罗门乎?”

⒊ 古印度别称。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名称》:“印度种姓族类羣分,而婆罗门特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

⒋ 曲调名。 唐南卓《羯鼓录》载诸宫曲中有《婆罗门》。 《敦煌曲子词》中也有调名《婆罗门》。按,《婆罗门》曲系唐开元中西凉都督杨敬述进献, 天宝十三年改名《霓裳羽衣曲》。参阅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

国语词典:

印度的贵族。

网络解释:

婆罗门

  • 婆罗门:宗教范畴
  • 婆罗门:柔然可汗
    • 1、虽然他出身于印度上流阶级的婆罗门教士家庭,熟谙教义与理论,但如果有任何人向他请教更深刻的哲学理论,他只会答以一抹嗤笑,或是用他出名的破英文应付个三言两语。
    • 2、第四等级首陀罗则属非再生族,因此吠舍可参加婆罗门主持的宗教祭祖和听讲教义,首陀罗则绝对不能。
    • 3、灵魂会因处境而误解自己的身份,直到圣贤揭露真相,方知自己是婆罗门
    • 4、主菜为炖土豆丸配西红柿酸辣鹰嘴豆和羊角豆或者绿咖喱对虾婆罗门参配熏甘蓝,配以椰子印度香米饭,以及歌海娜红葡萄酒。
    • 5、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 6、他的父亲心中充满喜悦,因为他的儿子聪慧学且渴慕知识;他知道他的儿子将会成为一位伟大的智者、一位祭祀、婆罗门中的王子。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ㄛ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HCV

    (1)(名)年老的妇女:老太~。

    (2)(名)(~儿)旧时指某些职业妇女:媒~|接生~。

    (3)(名)丈夫的母亲:~家|~媳|公~|~母。

    • 拼音luó
    • 注音ㄌ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QU
    • 五行

    [ luó ]

    1. 捕鸟的网:罗网。

    2.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3.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 散布:罗列。

    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6. 用罗筛东西:罗面。

    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 同“”。

    10. 姓。

    • 拼音mén
    • 注音ㄇㄣ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UYHN

    (1)(名)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等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屋~|送货上~。

    (2)(名)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栅栏~儿|两扇红漆大~。

    (3)(名)(~儿)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儿|炉~儿。

    (4)(名)形状或作用像门的:电~|水~|气~|闸~。

    (5)(名)(~儿)门径:窍~|炼钢的活儿我也摸着点~儿了。

    (6)(名)旧时指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满~|双喜临~|张~王氏|长~长子。

    (7)(名)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佛~|左道旁~。

    (8)(名)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同~|~徒。

    (9)(名)一般事物的分类:分~别类|五花八~。(名)生物学中把具有最基本最显著的共同特征的生物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门;如原生动物门、裸子植物门等。门以下为纲。(名)压宝时下赌注的位置的名称;也用来表示赌博者的位置;有“天门”、“青龙”等名目。(量)ɑ)用于炮。b)用于功课、技术等。(Mé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