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乃
拼音: | ér nǎi |
注音: | ㄦˊ ㄋㄞˇ |
而乃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表示承接,犹然后;表示转折或另起话题。
引证解释:
⒈ 连词。表示承接。犹然后。
引《史记·吕不韦列传》:“乃往见子楚,説曰:‘吾能大子之门。’ 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
汉王充《论衡·初禀》:“当汉祖斩大蛇之时,谁使斩者?岂有天道先至,而乃斩之哉?勇气奋发,性自然也。”
⒉ 连词。表示转折或另起话题。
引南朝宋宗炳《明佛论》:“夫一局之弈,形算之浅,而弈秋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妄抑大猷,至独陷神於天穽之下,不以甚乎?”
宋叶适《始议一》:“非惟不务讨伐二虏以定西北之疆域,而乃反行聘使封册以申百年之誓信。”
明方孝孺《豫让》:“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未乱之先,而乃损躯殞命於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鲁迅《书信集·致许广平》:“而乃年届结束,南北东西;虽尺素云能通,或下问之不易。”
网络解释:
而乃
字义分解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与而乃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