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论
拼音: | yǎ lùn |
注音: | 一ㄚˇ ㄌㄨㄣˋ |
雅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高论﹐雅正之论。亦用为敬词。
引证解释:
⒈ 犹高论,雅正之论。亦用为敬词。
引晋葛洪《抱朴子·对俗》:“若如雅论,宜不验也。今试其小者,莫不効焉。”
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此乃形神俱尽之证,恐非雅论所应明言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
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故人持雅论,絶塞豁穷愁。”
网络解释:
雅论
雅论 (汉语词汇)
字义分解
- 拼音yǎ
- 注音ㄧㄚˇ
- 笔划12
- 繁体雅
- 五笔AHTY
- 五行木
1. 正规的,标准的:雅言。雅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2.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雅。高雅。典雅。雅观。雅教(
)。雅兴( )。雅座。雅俗。3. 平素,素来:雅爱。雅善鼓琴。
4. 极,甚:雅以为美。雅不欲为。
5. 交往:无一日之雅。
6. 酒器名:雅量(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7.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雅颂。雅声(泛指诗歌)。
8. 古同“鸦”,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