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夷
拼音:hóng yí
注音:ㄏㄨㄥˊ 一ˊ

红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称荷兰。
大炮名。参见'红夷炮'。

引证解释:

⒈ 旧称荷兰。

明张煌言《上延平王书》:“而今守御单弱,兼闻红夷搆虏乞师。万一乘虚窥伺,胜败未可知也。”
《明史·熹宗纪》:“﹝天启三年正月﹞乙卯, 红夷据澎湖。”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红毛戈船火器,横行海外,及郑成功一战,逐红夷夺臺湾而有其国,亦即闽厦之兵。”

⒉ 大炮名。参见“红夷礮”。

网络解释:

红夷

  • “夷”是汉族人对外族人的一种蔑称,和蛮、戎、狄等一样。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对中原四个方向民族的简要称呼。
  • 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
  • 红夷是因为欧洲诸多国家来到明朝的时候皮肤泛红而成为红夷,并非因为服装的区别。
  • 字义分解

    • 拼音hóng,gōng
    • 注音ㄏㄨㄥˊ,ㄍㄨ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XAG
    • 五行

    hóng

    1.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gōng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XWI
    • 五行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