劘切
拼音:mó qiē
注音:ㄇㄛˊ ㄑ一ㄝ

劘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切蹉。
直谏;切责。

引证解释:

⒈ 切蹉。

唐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序:“居五六日,復袖来,益引古事以相劘切。”
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效古君子交友之义,务为箴规劘切。”
清戴名世《李潮进稿序》:“陈君曾起,秦君龙光,两人皆毘陵之秀也, 李君相与往復劘切。”

⒉ 直谏;切责。

宋刘攽《殿中侍御史丰稷可右司谏制》:“为其得劘切人主,纪纲国体也。”
宋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方微时,已数劘切上官,无顾避。”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翰林侍读学士叶清臣在永兴,条对甲寅詔书所问,其言多劘切权贵。”

网络解释:

劘切

  • 切蹉,直谏。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ㄛˊ
    • 笔划21
    • 繁体
    • 五笔YSSJ

    1.切削。

    2.磨。

    • 拼音qiē,qiè
    • 注音ㄑㄧㄝ,ㄑㄧ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A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