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目见
拼音:ěr wén mù jiàn
注音:ㄦˇ ㄨㄣˊ ㄇㄨˋ ㄐ一ㄢˋ
词性: 成语

耳闻目见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引证解释:

⒈ 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二:“歌舞吴中第一人,緑鬢双鬟纔十五,耳闻目见是何事,不谓其人乃如许。”
亦作“耳闻眼见”、“耳闻目击”。 唐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説。”
明王廷相《慎言·作圣》:“圣人之心未尝忘天下,仁也。耳闻目击,不忍民之失所也,故随其所遇,尽力而为之。”

国语词典:

亲自看到、听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也作「目睹耳闻」、「目击耳闻」、「目见耳闻」、「耳闻目睹」、「耳闻目击」。

网络解释:

耳闻目见

  • 耳闻目见,汉语成语,意思是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1、冀州这几个月的动静可以说的闹得人尽皆知,即便沉迷于酒色的纣王帝辛,也都耳闻目见
    • 2、但我可以举个自己耳闻目见的例子。
    • 3、耳闻目见的这两次意外,让我不知道为自己当时的先见之明暗自庆幸了多少次。
    • 4、他只因从小耳闻目见元廷残暴,百姓涂炭,多年来仇视外族之见已深。
    • 5、十四年来的耳闻目见,昊元知道自己所在的这片大陆名为强者大陆,并且隔着大海的另外一边,还有一处名为适者大陆的存在。 
    • 6、在协和半月,我耳闻目见那么多的危难病人,危难而来,平安出院或者是病情转,我对他们的医疗水平自是深信不疑,相信,爱人的“手术”。

    字义分解

    • 拼音ěr
    • 注音ㄦ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GHG
    • 五行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BD
    • 五行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HHH
    • 五行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 拼音jiàn,xiàn
    • 注音ㄐㄧㄢˋ,ㄒㄧㄢ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QB
    • 五行

    jiàn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xiàn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