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蒲馔
拼音: | yī pú zhuàn |
注音: | 一 ㄆㄨˊ ㄓㄨㄢˋ |
伊蒲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斋供,素食。
引证解释:
⒈ 斋供,素食。参见“伊蒲供”。
引《书言故事·释教》:“齐供食曰伊蒲饌。”
清赵翼《素食招梦楼佩香小集寓斋》诗:“客中破寂赖吟明,小治伊蒲饌尚能。”
亦省作“伊蒲”。 清李长祚《崶岭上人奉母居山致书友人乞诗为寿》诗:“伊蒲同菽水,清净奉慈亲。”
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一》:“明日,先诣龙泉寺饌伊蒲毕,赴子瀟约。”
赵光荣《里湖纪游》诗:“一饭饱伊蒲,行矣力须努。”
国语词典:
供僧侣食用的素食。
网络解释:
伊蒲馔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6
- 繁体伊
- 五笔WVTT
- 五行土
1. 彼,他,她:伊说。伊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2. 文言助词:下车伊始。伊谁之力?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3. 姓。
- 拼音pú
- 注音ㄆㄨˊ
- 笔划13
- 繁体蒲
- 五笔AIGY
- 五行木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2.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3.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4. 古同“匍”,匍伏。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