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散
拼音:mí sàn
注音:ㄇ一ˊ ㄙㄢˋ

糜散的意思

词语解释:

破碎;散失。

引证解释:

⒈ 破碎;散失。

《楚辞·九叹·怨思》:“芳懿懿而终败兮,名靡散而不彰。”
王逸注:“靡,一作糜。”
《新唐书·文艺传中·苏源明》:“圣皇巡蜀之初,都内财货、吏民资产,糜散于道路之手。”
宋苏洵《上皇帝书》:“糜散帑廪,以赏无用冗杂之兵。”

网络解释:

糜散

  • 薄荷叶1. 86克,川黄柏、青黛(火飞)各1.24克,白硼砂0. 93克,朱砂(水飞)0.6克,冰片(另研)0.3克。
  • 上为细末,用小瓷罐密封收贮。每取少许,着于疮上,良。
  • 清胃火,除湿热。
  • 口疮糜烂。
  • 字义分解

    • 拼音mí,méi
    • 注音ㄇㄧˊ,ㄇㄟˊ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YSSO
    • 五行

    1. 粥:肉糜。糜沸(形容混乱纷扰)。

    2. 烂,碎:糜烂。糜躯(牺牲生命)。糜灭。

    3. 浪费:糜费。

    4. 姓。

    méi

    1. 不黏的黍(亦称“穄”):糜子。糜黍。糜子面。

    • 拼音sàn,sǎn
    • 注音ㄙㄢˋ,ㄙ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ETY
    • 五行

    sà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sǎn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