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uǐ huā |
注音: | ㄕㄨㄟˇ ㄏㄨㄚ |
词性: | 名词 |
水花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水华 ”。荷花的别名。
萍的别名。
指水上冰花。
泛指水中之花。
浪花;受激而四溅的水。
浮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浮石》。
指水里冒出来的泡沫。
即水痘。参见“水痘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水华”。荷花的别名。
引晋崔豹《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宋朱熹《置酒白莲沼上》诗:“共怜的皪水花净,并倚离披风盖凉。”
《广群芳谱·花谱八·荷花一》:“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
⒉ 萍的别名。
引《通志·草木一》:“藻生乎水中,萍生乎水上,萍之名类,亦多易相紊也。按:萍亦曰水花。”
⒊ 泛指水中之花。
引南朝梁何逊《寄江州褚谘议》诗:“林叶下仍飞,水花披未落。”
唐杨衡《题玄和师仙药室》诗:“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
⒋ 指水上冰花。
引宋沉括《梦溪补笔谈·杂志》:“今人于春、秋分夜半时,汲井水满大瓮中,封闭七日,发视则有水花生於瓮面,如轻冰。可采以为药。”
⒌ 浪花;受激而四溅的水。
引唐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诗:“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宋梅尧臣《送公仪龙图知杭州》诗:“江观白马潮,水花长鲸奔。”
巴金《家》十九:“﹝觉新﹞一个不小心把船弄往右边一侧,甚至溅了水花上船。”
⒍ 指水里冒出来的泡沫。
引孙犁《白洋淀纪事·吴召儿》:“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
⒎ 浮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浮石》。
⒏ 即水痘。参见“水痘”。
国语词典:
水被激动而起的水泡。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水花 (汉语词语)
- 1、哥哥抓鱼时笨手笨脚的,搞得水花四溅。
- 2、春雨像活泼调皮的娃娃。它们争先恐后地落在地上,有的顽皮地溅起朵朵小水花;有的随风飘洒在人们的脸上,冰冰冷凉的,使人心旷神怡。
- 3、我给它们起了名字,白色的小鱼游几步吐几个泡泡,所以我叫它小泡泡;红色的小鱼一浮出水面就会溅起多水花,所以我叫它小水水。
- 4、雨人从天空中那无形的滑梯滑下,掉在地上,顿时溅起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水花,他们多快乐呀。
- 5、我猛一抬头,看到船刚刚砸出的无数泛着银光的水花冲天而起,漫天飞舞。一颗颗晶莹透亮的水珠在空中飞旋着,飘扬着,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烁出点点金色的光芒。绚丽,璀璨。
- 6、鱼儿一会游向水面,一会又下去,游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大海带来了晶莹的水花。
字义分解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水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 拼音huā
- 注音ㄏㄨㄚ
- 笔划7
- 繁体花
- 五笔AWXB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