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èng fēng |
注音: | ㄓㄥˋ ㄈㄥ |
正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
谓纯正的民歌。
纯正的风气。
引证解释:
⒈ 指《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参阅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国风》。
引《诗·周南·关雎诂训传》“毛诗国风” 唐陆德明释文:“国者,总谓十五国;风者,诸侯之诗。从《关雎》至《騶虞》二十五篇谓之正风。”
《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唐孔颖达疏:“王道衰,诸侯有变风;王道盛,诸侯有正风。”
⒉ 谓纯正的民歌。
引《吕氏春秋·古乐》:“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鏘鏘。”
毕沅注:“赵云:‘言八方之风,各得其正也。’”
陈奇猷校释:“赵説是,下文‘熙熙凄凄鏘鏘’即形容正风之音。”
⒊ 纯正的风气。
引毛泽东《事情正在起变化》:“现在是党外人士帮助我们整风。过一会我们帮助党外人士整风。这就是互相帮助,使歪风整掉,走向反面,变为正风。”
国语词典:
《诗经》国风周南、召南二十五篇为正风,邶、鄘以下为变风。
如:「正风专案」。
网络解释:
正风
- 1、青史渊源,文明瀚海;颂德明孝,百川归海;诗赋画联,文江学海;正风正气,名扬四海;兄弟情谊,五湖四海;修身律己,泛舟书海;爱我中华,情深似海!
- 2、克里斯汀选择了行内正风靡的新型无创整形术中的一种。
- 3、据湖南省巡抚奏知,衡山县庶民刘正风,急公义,功在桑梓,弓马娴熟,才堪大用,着实授参将之职,今后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此。
- 4、华夏文明五千年,礼仪诚信代代传;古风古韵皆经典,传统文化浩如烟。“三个代表”为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正风正气为理念,和谐社会谱新篇!
- 5、今天正是刘正风金盆洗手的大日子,刘府之中已经是早已宾朋满座,陆陆续续的还有各路江湖豪杰赶来。
- 6、守信明礼都不忘,文明和谐共创建。扶危济困相互帮,意善念常心存。尊老爱幼常提倡,文明道德记心上。国学经典育今人,正风正气代代扬。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正
- 五笔GHD
- 五行金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ㄈㄥˇ
- 笔划4
- 繁体風
- 五笔MQI
- 五行水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