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壮
拼音: | mín zhuàng |
注音: | ㄇ一ㄣˊ ㄓㄨㄤˋ |
民壮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 2.清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
引证解释:
⒈ 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
引明王廷相《雅述下》:“正统己巳之变,兵部徵各省兵入御虏……当时大臣建议,设立民壮,以备仓卒,法古兵出於农之义,三时在野力田,一时入城讲武,若有征调,即同正军。”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汪大尹﹞教左右唤进民壮快手人等,将寺中僧众,尽都绑缚。”
《明史·兵志三》:“正统二年始募所在军餘、民壮愿自效者, 陕西得四千二百人。人给布二匹,月粮四斗。”
⒉ 清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
引清赵翼《陔馀丛考·民壮》:“今州、县官衙前给使者有民壮,餼于官而供役。”
《老残游记》第六回:“又有几个人穿着号衣,上写着‘ 城武县民壮’字样,心里知道这上房住的必是城武县了。”
国语词典:
民间临时召募的壮丁。
网络解释:
民壮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民
- 五笔NAV
- 五行水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