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疏
拼音:yū shū
注音:ㄩ ㄕㄨ

迂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迂疎"。亦作"迂踈"。 2.犹言迂远疏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迂疎”。亦作“迂踈”。犹言迂远疏阔。

唐权德舆《自杨子归丹阳初遂闲居聊呈惠公》诗:“蹇浅逢机少,迂疏应物难。”
宋苏舜钦《杜公谢官表》:“臣立性褊直,有不可移之资;临事迂疎,无必能成之策。”
明刘基《遣兴》诗之六:“迂踈乏世用,矫情非所安。”
清顾炎武《春雨》诗:“年老更迂疏,制行復刚褊。”
清厉鹗《郑筠谷太史挽诗》之二:“平生笑语乐通怀,亦抱迂疎与俗乖。”

网络解释:

迂疏

  • 迂疏亦作“ 迂疎 ”。亦作“迂踈”。
  • 拼音:yū shū
  • 犹言迂远疏阔。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FPK
    • 五行

    (1)(形)曲折;绕弯:~道访问|~回曲折。

    (2)(形)迂腐:~论|~夫|~绌。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HYQ
    • 五行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