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霜
拼音:lù jiǎo shuāng
注音:ㄌㄨˋ ㄐ一ㄠˇ ㄕㄨㄤ

鹿角霜的意思

词语解释:

鹿角所制的粉。

引证解释:

⒈ 鹿角所制的粉。参见“鹿角胶”。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鹿》:“今人呼煮烂成粉者为鹿角霜。”

网络解释:

鹿角霜

鹿角霜,中药名。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等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北京等地。具有温肾助阳,收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脾肾阳虚,白带过多,遗尿尿频,崩漏下血,疮疡不敛等病症的治疗。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ㄨˋ
  • 笔划11
  • 繁体鹿
  • 五笔YNJX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头上有角;嫩角上有茸毛;内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2)(Lù)姓。

  • 拼音jiǎo,jué
  • 注音ㄐㄧㄠˇ,ㄐㄩㄝ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EJ
  • 五行

jiǎo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2.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6. 额骨(俗称“额角”)。

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10. 中国货币单位。

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2. 量词。

jué

1.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名角。

3. 较量,竞争:角力。角斗。角逐。

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5. 姓。

  • 拼音shuāng
  • 注音ㄕㄨㄤ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FSHF

(1)(名)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名)像霜的东西:盐~。

(3)(名)比喻白色:~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