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僵
拼音:mù dèng kǒu jiāng
注音:ㄇㄨˋ ㄉㄥˋ ㄎㄡˇ ㄐ一ㄤ
词性: 成语

目瞪口僵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是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引证解释:

⒈ 同“目瞪口呆”。

郁达夫《迟桂花》:“我那忠厚老实的娘……一听了媒人的这一番说话,目瞪口僵,立时就滚下了几颗眼泪来。”

国语词典:

形容受惊或受窘而目光直视,不能言语。

如:「他被那强盗吓得目瞪口僵,魂魄全失了。」

网络解释:

目瞪口僵

  • 目瞪口僵,读音 mù dèng kǒu jiāng,汉语成语,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出自郁达夫《迟桂花》,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HHH
    • 五行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 拼音dèng
    • 注音ㄉㄥ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HWGU
    • 五行

    1.用力睁大(眼):他把眼睛都~圆了。

    2.睁大眼睛注视,表示不满意:老秦~了她一眼,嫌她多嘴。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KKK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jiāng
    • 注音ㄐㄧㄤ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WGLG
    • 五行

    (1)(形)硬直;僵硬(本义):~尸|手脚都冻~了。

    (2)(形)事情难于处理;停滞不进:不要把事情弄~了;以致无法解决。

    (3)(动)〈方〉收敛笑容;使表情严肃:他~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