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名
拼音: | pì míng |
注音: | ㄆ一ˋ ㄇ一ㄥˊ |
辟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库存财物与帐面不符。指因钱财物资短缺而造假帐﹐以无作有或以少作多。
引证解释:
⒈ 谓库存财物与帐面不符。指因钱财物资短缺而造假帐,以无作有或以少作多。
引《周礼·天官·宰夫》:“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詔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
郑玄注:“辟名,诈为书,以空作见,文书与实不相应也。”
孙诒让正义:“盖辟者,差戾之言,以空作见,即《汉书·食货志》所谓‘多张空簿,府臧不实’。若是,则财用物等与实差戾不相应,故谓之辟名。”
网络解释:
辟名
字义分解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闢
- 五笔NKUH
bì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pì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pī[辟头](pī tóu)同“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