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具
拼音: | zì jù |
注音: | ㄗˋ ㄐㄨˋ |
自具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自备;为事物本身所具有。
引证解释:
⒈ 自备;为事物本身所具有。
引唐刘知几《史通·言语》:“运筹画策,自具於章表;献可替否,总归於笔札。”
《新五代史·杂传一·罗绍威》:“起亭堠,供帐什物自具, 梁兵数十万,皆取足。”
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然究之作者命意敷辞,兼於诸义不设自具。”
清曾国藩《答刘孟容书》:“冠履不同位,凤凰鴟鴞不同栖,物所自具之分殊也。”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得者以文化不受影响於异邦,自具特异之光彩;近世中衰,亦世希有。”
网络解释:
自具
字义分解
- 拼音zì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自
- 五笔THD
- 五行火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与自具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