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腊
拼音:guò là
注音:ㄍㄨㄛˋ ㄌㄚˋ

过腊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过了腊日(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后又改为农历十二月八日)。 2.鱼名。

引证解释:

⒈ 过了腊日( 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后又改为农历十二月八日)。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按,《四民月令》云:过腊一日,谓之小岁。”
唐羊士谔《郡斋感物寄长安亲友》诗:“晴天春意併无穷,过腊江楼日日风。”
宋曾巩《送吴秀才》诗:“一年过腊已十日,餘日到春能有几?”

⒉ 鱼名。

明屠本畯《闽中海错疏·鳞部上·过腊》:“头类鯽,身类鱖,又类鰱鱼,肉微红,味美,尾端有肉,口中有牙如锯,好食蚶蚌,以腊来春去,故名过腊。”

网络解释:

过腊

  • 过腊,出自《四民月令》,意思是过了腊日。
  • 字义分解

    • 拼音guò,guo,guō
    • 注音ㄍㄨㄛˋ,ㄍㄨㄛ,ㄍㄨㄛ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PI

    guò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3. 超出: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过剩。过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7. 错误:过错。记过。

    guo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guō

    1. 姓。

    • 拼音là,xī
    • 注音ㄌㄚˋ,ㄒㄧ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EAJG
    • 五行

    1.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

    3. 姓。

    1. 干肉:“噬腊肉,遇毒。”

    2. 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3. 皮肤皴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