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平原
拼音:zhǔn píng yuán

准平原的意思

词语解释:

隆起的地面经长期剥蚀而形成的平原。

  • 1、古准平原化地形被不规则的峻峭的山谷所切割。
  • 2、中国大陆在古近纪之前构造比较稳定,以低平的准平原地貌为主。
  • 3、与第三纪时期准平原化相伴的红土化、类红土化作用,使基岩中的微量金富集到有经济价值的程度。
  • 4、准平原及壶穴最后被抬升到山地的顶部,构成了山地夷平面。
  • 5、陆上侵蚀常夷平成准平原
  • 6、北海市区广泛分布较厚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地貌上为似扇形准平原

字义分解

  • 拼音zhǔn
  • 注音ㄓㄨㄣ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WYG
  • 五行

(1)(动)准许:批~|不~。

(2)(名)标准

(3)(动)依据;依照:~前例处理。

(4)(动)准确:~时|瞄~|钟~|投得~。

(5)(副)一定:~去|~能完成。

(6)(形)程度上虽不完全够;但可以作为某类事物看待的:~尉|~平原。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UHK
  • 五行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RII
  • 五行

(1)(形)最初的;开始的:~始|~人|~生动物。

(2)(形)原来;本来:~地|~作者。

(3)(形)没加工的:~棉|~煤|~油。

(4)(Yuán)姓。

(5)(动)原谅:情有可~。

(6)(名)宽广平坦的地方:平~|高~|草~。

(7)同“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