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畤
拼音: | qín zhì |
注音: | ㄑ一ㄣˊ ㄓˋ |
秦畤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秦代祭天地五帝的处所。
引证解释:
⒈ 秦代祭天地五帝的处所。
引清吴伟业《海市》诗之三:“秦畤长松移絶岛, 梁园修竹隐沧洲。”
靳荣藩注:“《史记·封禪书》:秦襄公作西畤,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密畤,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作畦畤。”
网络解释:
秦畤
字义分解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0
- 繁体秦
- 五笔DWTU
(1)(名)周朝国名;在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
(2)(名)朝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6;秦始皇嬴政所建。
(3)(名)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4)(名)(Qín)姓。
- 拼音zhì,chóu,shì
- 注音ㄓˋ,ㄔㄡˊ,ㄕˋ
- 笔划11
- 繁体畤
- 五笔LFFY
zhì
1. 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2. 水中的小块陆地:“归雁映兰畤。”
3. 田际;田界。
4. 土高出的地方。
5. 古通“庤”,储备。
6. 古通“沚”,小渚。
chóu1. 古同“畴”,地名。
shì1. 古同“蒔”,移栽;分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