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磔
拼音: | bō zhé |
注音: | ㄅㄛ ㄓㄜˊ |
波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汉字书法的撇捺。
引证解释:
⒈ 书法指右下捺笔。一说左撇曰波,右捺曰磔。
引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类对》:“出锋须长,择毫须细,管不在大,副切须齐。副齐则波磔有冯,管小则运动省力,毛细则点画无失,锋长则洪润自由。”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体变》:“汉末波磔纵肆极矣,久亦厌之。又稍参篆分之圆,变为真书。”
⒉ 泛指书法的笔画。
引清黄景仁《题可堂印谱》诗:“波磔必老苍,惨淡出平易。”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那字刻得细入毫芒,却又波磔分明。”
⒊ 借指书写。
引清昭槤《啸亭杂录·成王书法》:“﹝成亲王﹞善书法,幼时握笔,即波磔成文。”
国语词典:
书法的撇、捺。也泛指书法的笔画。
网络解释:
波磔
- 1、波磔即波笔,也称三折笔,即“一波三折”,横波笔的典型用笔,俗称“蚕头燕尾”。
- 2、他以为,书法之美已充分表现于波磔点画中,钤印未免多此一举。
- 3、章草源于隶,运笔圆转如篆,点捺如隶,虽保留了波磔点画,字形却已由扁而纵。
- 4、波磔即捺,始于隶,并被夸张、矜饰为“凤尾”,不但“捺”之线条作态骄恣,乃至“撇”、“横”也傲倪无双。
- 5、程邈创制的隶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以扁阔取势,结构简单,笔画平直,有了波磔。
- 6、龟趺托起文明的碑碣,蓍蔡破解了天帝的谶语,将时间的波磔一一镌刻于黄钟大吕……
字义分解
- 拼音bō
- 注音ㄅㄛ
- 笔划8
- 繁体波
- 五笔IHCY
- 五行水
(1)(名)波浪;江湖海洋上起伏不平的水面:~纹。
(2)(名)振动在物体中的传播叫做波;如水波、声波等。也叫波动。
(3)(名)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风~|一~未平;一~又起。
(4)(动)〈方〉跑。
与波磔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