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避
拼音:yǐn bì
注音:一ㄣˇ ㄅ一ˋ

隐避的意思

词语解释:

隐避yǐnbì

(1) 隐藏躲避

conceal

引证解释:

⒈ 隐藏;躲避。

《后汉书·卓茂传》:“﹝刘宣﹞知王莽当篡,乃变名姓,抱经书隐避林藪。”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刘渊族子曜尝隐避於管涔之山。”
宋何薳《春渚纪闻·端溪紫蟾蜍砚》:“其盖有东坡小楷书铭云:‘蟾蜍爬沙到月窟,隐避光明入巖骨。’”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六章:“阵地上不宜布置过多的兵力,正面只放了两个排,把一个排隐避在侧翼。”

⒉ 隐讳;隐瞒。

《魏书·李彪传》:“赏忠识正,发言恳惻,惟直是语,辞无隐避。”
《水浒传》第一一五回:“宋江道:‘莫非又损了我几个弟兄?你休隐避我,与我实説情由。’”

网络解释:

隐避

  • 隐避,汉语词汇。
  • 拼音:yǐn bì
  • 释义:1、隐藏;躲避。2、隐讳;隐瞒。
    • 1、鱼缸里的鱼变得过于健谈,根本不在意自己没有隐避处。
    • 2、它已钻进了店里最隐避的隙缝。 ()
    • 3、虽然性格很难改变,精神疗法和感知行为疗法也许可以帮助那些发现自己有极度悲观主义和影响日常社交的社交隐避症的人。
    • 4、落荒而逃的敌人隐避在大别山深处。
    • 5、眉间皱纹,鼻唇沟皱纹,鼻背皱纹取较隐避处切口。
    • 6、它们很快会度过短暂形成于隐避在右侧的气体尘埃柱中。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ㄧㄣ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BQVN
    • 五行

    [ yǐn ]

    1.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 伤痛:隐恻。

    3.怜悯:恻隐之心。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NKUP
    • 五行

    (1)(动)躲开;避免:~难|~暑。

    (2)(动)防止:~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