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杆
拼音:mǎ gǎn
注音:ㄇㄚˇ ㄍㄢˇ

马杆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盲人探路用的棍子。

引证解释:

⒈ 盲人探路用的棍子。

航鹰《明姑娘》:“盲人们在自己厂里都不用马杆,就可以认路。”
陈建功《他们是瞎子》:“她在专心地探路--右手拿着马杆儿,一扫,一扫,敲着马路牙子。”

国语词典:

盲人走路所用的拄杖。也作「马竿」。

网络解释:

马杆

  • 马杆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mǎ gǎn,意思是盲人探路用的棍子。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gān,gǎn
    • 注音ㄍㄢ,ㄍㄢ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SFH
    • 五行

    gān

    1. 较长的棍:杆子(a.长棍;b.方言,指揭竿而起的人;c.指结伙抢劫的土匪)。旗杆。桅杆。电线杆。

    gǎn

    1.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杆秤(区别于台秤等)。笔杆儿。杆菌。

    2. 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一杆笔。一杆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