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中
拼音: | shí zhōng |
注音: | ㄕˊ ㄓㄨㄥ |
时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儒家谓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
引证解释:
⒈ 儒家谓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
引《易·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孔颖达疏:“谓居蒙之时,人皆愿亨,若以亨道行之,于时则得中也。”
《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孔颖达疏:“谓喜怒不过节也。”
明归有光《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性善时中之论,义利王伯之辨, 孟子之自任以道,非僭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时中,用也。所谓变易者,圣之权也。”
⒉ 有时料中。
引《汉书·张良传》:“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
国语词典:
合乎时宜而无过与不及。
网络解释:
时中 (词语解释)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7
- 繁体時
- 五笔JFY
- 五行金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与时中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