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
拼音:qí huán gōng
注音:ㄑ一ˊ ㄏㄨㄢˊ ㄍㄨㄥ

齐桓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
  • 1、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
  • 2、在行进中,齐桓公突然看见一个大如车毂,长如车辕,紫衣红冠的鬼站在路旁。
  • 3、我们的古人有“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一人得位,天下大治”的格言,周得太公望而代商而兴,齐桓公得管仲而霸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势成三分……
  • 4、鲁国发生大臣乱政,齐国大臣仲孙湫名义上去“省难”,实际是探虚实,回来后与齐桓公有一番答对。
  • 5、昔管夷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
  • 6、当年西周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职分了。

字义分解

  • 拼音qí,zhāi
  • 注音ㄑㄧˊ,ㄐㄧˋ,ㄗ,ㄓㄞ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JJ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4.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

  • 拼音huán
  • 注音ㄏㄨ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GJG
  • 五行

(1)(名)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为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2)(名)姓。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