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
拼音:dì yú
注音:ㄉ一ˋ ㄩˊ

地榆的意思

词语解释:

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

引证解释:

⒈ 药用植物。中医以根入药,性微寒,功能凉血、止血。主治便血、血痢和妇女带下、血崩等。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地榆》。

《太平御览》卷一千引《神农本草经》:“地榆苦寒,主消酒,生冤句。”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志怪》:“五加一名金盐,地榆一名玉豉。”

网络解释:

地榆 (蔷薇科地榆属植物)

  • 地榆(拉丁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 地榆也是中草药。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 (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
    • 1、满地榆钱,算来难买春光住。
    • 2、中草药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地榆、土三七、黄芪、苍术、白芍、桔梗、苦参等。
    • 3、据悉,神米佳高速公路试验段的开建设为我国西煤东运增添迂回线路,使国家能源重化基地榆林打通了连接晋、陕、蒙三省区的重要通道。 
    • 4、云南白药、白芨、地榆、蒲公英、血见愁、血余炭、鲜大蓟等可选用,辨证施治加减。
    • 5、在同一时期能显著提高地榆叶片中氧化酶活性,并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6、先烧半锅滚水,别用,却又将些山地榆叶子,着水煎作茶汤,然后将些黄粱粟米,煮起饭来;又把些干菜煮熟,盛了两碗,拿出来铺在桌上。

    字义分解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BN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WGJ
    • 五行

    (名)榆树:~芙|~钱|~树|~榔|桑~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