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甲
拼音:zhǐ jiǎ
注音:ㄓˇ ㄐ一ㄚˇ

纸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的一种简易的护身甲,以硬布裱骨,再用纸筋搪塞而成。宋代的士卒﹑民间武装曾用之。清代有前胸安铁叶絮纸布甲。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的一种简易的护身甲,以硬布裱骨,再用纸筋搪塞而成。 宋代的士卒、民间武装曾用之。 清代有前胸安铁叶絮纸布甲。参阅《清文献通考·兵十六》。

《宋史·兵志十一》:“康定元年四月,詔江南、 淮州军造纸甲三万,给陕西防城攻手。”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脱套》:“其下体前后二幅,名曰‘遮羞’者,必以硬布裱骨而为之,此战场所用之物,名为‘纸甲’者是也。”

网络解释:

纸甲

  • 纸甲,又称纸制甲胄,在中国古代纸甲是一种简易的护身甲,以硬布裱骨,再用纸筋搪塞而成。宋代的士卒﹑民间武装曾用之。清代有前胸安铁叶絮纸布甲。主要用于中国南方步兵,因体轻,又为战船水兵多用。
  • 字义分解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QAN
    • 五行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H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