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整
拼音:fāng zhěng
注音:ㄈㄤ ㄓㄥˇ

方整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形容人品性方正﹐举止端庄。 2.指形式方正整齐。

引证解释:

⒈ 形容人品性方正,举止端庄。

《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评》:“蒋琬方整有威重。”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其体望高亮,风格方整,接见之者皆肃然。”
《新唐书·韦陟传》:“﹝韦陟﹞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

⒉ 指形式方正整齐。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凡作园篱法,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南一石,廉隅方整,为毛女拜斗石。”
王统照《号声》:“西边一带树了灰绿颜色栅门的住家房舍,什么式的都有,方整的,玲珑的。”

网络解释:

方整

  • 方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ānɡ zhěnɡ,形容人品性方正,举止端庄;形式方正整齐。
    • 1、至当天下午后半晌,三路军撤回后方整顿。 
    • 2、环境宽敞舒适,地方整洁,分开女宾房及男宾房,高清电视,电梯上落。
    • 3、有些地方整条街上都是大宅,还有很多鸽舍。
    • 4、我当时惊讶万分地看到在我的衣服上方整齐并排僵卧着两只刚出生的死小猫,他们的身体下积有一滩小小的水渍。
    • 5、据报道,秦孝仪擅长书法,溯源先秦古籀,取法方整汉隶,自创风格独的“秦体”。
    • 6、这个虚假太平的年代,只是战事未起,朝廷间的勾心斗角亦无人知,人们便都享受着这虚饰着的国泰民安的盛景,做着四方整肃的美梦。

    字义分解

    • 拼音fāng
    • 注音ㄈㄤ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N
    • 五行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 拼音zhěng
    • 注音ㄓㄥˇ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GKIH
    • 五行

    (1)(形)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完整(跟“零”相对):~个|~块|~料|~年|~套|~天|~夜|~月。

    (2)(形)整齐:~洁|~然有序。

    (3)(动)整理;整顿:~备|~编|~除|~党|~地|~队|~风|~改|~肃|~训|~装待发。

    (4)(动)修理:~修|~旧如新。

    (5)(动)使吃苦头:~人。

    (6)(动)〈方〉搞、弄:~断|~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