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座
拼音: | pào zuò |
注音: | ㄆㄠˋ ㄗㄨㄛˋ |
炮座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炮坐"。 2.炮车。亦指炮的台座。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礮坐”。炮车。亦指炮的台座。
引宋陈规《守城录》卷一:“金人广列垒石、砲座,寻碑石、磨盘、石羊虎为砲,欲攻之所,列砲座百餘,飞石如雨,击守城之卒。”
《元史·忙兀台传》:“自郢州黄家原盪舟入湖,至沙洋堡,立砲座十有二,竖云梯先登。”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人自五月至于今,增兵凡万五千骑,调丁夫五千餘众,以牛车运礮坐六十有餘所。”
刘白羽《路标》:“他抱起一颗砲弹看了看。他准备等敌人到跟前,他就把它在砲座上磕炸,连自己带砲一齐炸掉。”
网络解释:
炮座
- 1、人足备,则每名需草或柴薪、或土石若干,书夜迫逐,缓者杀之,迫逐填塞其壕堑立平,或供鹅洞炮座等用,不惜数万人,以此攻城壁,无不破者。
- 2、死神号急速升空,远离要塞,维修组立即抢修受损部位,底部炮座填充能量,我要让你们付出代价!
- 3、加上炮座、缓冲装置、弹药、发火药,重量直接上了两万磅。
- 4、铁匠看到这门大炮之后立即跑了过来,他一会爬到炮座上看看一会打开炮堂看看。
- 5、在联邦两架战机人形态固定炮座般的疯狂攻击下闪避、横滚……飞行轨迹完美的如同一只灵敏梭鱼在水域中游戏。
字义分解
- 拼音páo,bāo,pào
- 注音ㄆㄠˊ,ㄅㄠ,ㄆㄠˋ
- 笔划9
- 繁体炮
- 五笔OQNN
- 五行火
páo
1. 烧:炮炙。炮烙(luò)。炮制。
bāo1.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
2. 一种烹调方法,在旺火上急炒:炮羊肉。
pào1. 重型武器的一类,有迫击炮、高射炮、火箭炮等:炮兵。炮弹。
2. 爆竹:鞭炮。花炮。
3.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