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让
拼音:yī ràng
注音:一 ㄖㄤˋ

揖让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宾主相见的礼仪。

指礼乐文德。

禅让。让位于贤。

引证解释:

⒈ 宾主相见的礼仪。

《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賔客摈相之礼,以詔仪容、辞令、揖让之节。”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
汉刘向《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让盘旋,吾未见焚之自息也。”

⒉ 指礼乐文德。参见“三揖三让”。

《汉书·礼乐志》:“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

⒊ 禅让。让位于贤。

《韩非子·八说》:“古者人寡而相亲,物多而轻利易让,故有揖让而传天下者……当大争之世而循揖让之轨,非圣人之治也。”
《南齐书·刘祥传》:“故揖让之礼,行乎尧舜之朝,干戈之功,盛於殷周之世。”
徐特立《关于研究历史的几个重要问题》:“由尧舜揖让进到禹传子,是历史发展一个必然阶段。”

国语词典:

作揖谦让。为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

网络解释:

揖让

  • 揖让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二为时揖,三为天揖。揖,旧时拱手行礼。
    • 1、离开家以后,越来越常看见因陋就简,穷凶恶极的打麻将发,有的直接把叫来的便当拿上牌桌,边吃便当边打牌。麻将这么赤裸裸地融入了民间疾苦,我们家以前那种手续繁复的“揖让而上桌”牌局,反而变荒谬了。
    • 2、袁世凯称帝之际,曾将此歌词的“共和五族开尧天”改为“勋华揖让开尧天”。
    • 3、海纳百川,是中华之容;谦恭揖让,是中华之礼;慈孝仁善,是中华之德;诚实守信,是中华之基;扶危济困,是中华之爱;报国感恩,是中华之义!
    • 4、人们相遇都是客气有礼的揖让进退,恭敬如对大宾。
    • 5、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 6、她将家搬了两次,最后搬到一个学宫古代的学校旁边,每天可听到琅琅书声,可看到揖让进退之礼,使孟子变得温文而雅,行坐有礼。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RKBG
    • 五行

    (动)〈书〉拱手行礼:~让|开门~盗。

    • 拼音ràng
    • 注音ㄖㄤ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HG
    • 五行

    (1)(动)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

    (2)(动)请别人接受招待:~茶|把人家~进屋里。

    (3)(动)索取一定的代价;把财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别人。

    (4)(动)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谁~你来的?|~我仔细想|~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5)(介)被;叫:行李~雨给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