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fǎ xiàng |
注音: | ㄈㄚˇ ㄒ一ㄤˋ |
法象的意思
词语解释:
2.效法;模仿。
3.指合乎礼仪规范的仪表、举止。
4.指神妖作法时变成的形象。
5.指帝王、圣贤之像。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哲学术语。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现象的总称。
引《易·繫辞上》:“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
宋张载《正蒙·太和》:“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尔。”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易》:“天下之变不可测,而不能超乎大经,大经之法象有常,而其本诸心之不贰者,变化该焉。”
⒉ 效法;模仿。
引《墨子·辞过》:“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
《汉书·礼乐志》:“今幸有前圣遗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
宋范仲淹《奏上时务书》:“我国家累圣求理,而致太平,大约纪纲,法象唐室。”
⒊ 指合乎礼仪规范的仪表、举止。
引汉徐干《中论·法象》:“天法象立,所以为君子。法象者,莫先乎正容貌、慎威仪……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义存;仁义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为法象。”
⒋ 指帝王、圣贤之像。
引清顾炎武《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人间垂法象,天宇出真龙。”
清叶廷琯《吹网录·三河县辽碑》:“因集宣圣庙,见轩墀促窄,扆座不正,法象之服,少依古制。”
⒌ 指神妖作法时变成的形象。
引《西游记》第六回:“却説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 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
国语词典:
天地间的一切现象。
网络解释:
法象
- 1、野生动物研究组织说没有证据说明,上一年中南非的一次性的合法象牙销售刺激了走私活动。
- 2、利用法象药理学说研究并揭开更多的中药奥秘,为现代临床服务。
- 3、悟空收了法象,在水帘洞内外大摆筵席庆贺,大小猴儿吃得酩酊大醉,悟空也在松荫下沉沉睡去。
- 4、这艘航母几乎无法象征中国业技术的高超。
- 5、因此句法象似性研究并不是对索续尔理论的彻底否定,而是对索续尔相对任意性思想的一种拓展。
- 6、同时代人大体接近犹太教,除某些正统传统之外,他们不接受律法象字面上文本那样,而是认为是象征或开放的结束的运转。
字义分解
- 拼音fǎ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法
- 五笔IFCY
- 五行水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