磙子
拼音: | gǔn zi |
注音: | ㄍㄨㄣˇ ㄗˇ |
磙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磙子
1. 碌碡。
英
2. 一种农具、通常是中间粗两头略细的石头圆柱,装在轴架上,用以播种以后把覆土轧实。
3. 泛指圆柱形的碾轧器具。
英
引证解释:
⒈ 用石头做的圆柱形的能旋转的滚压工具。如碌碡之类。
网络解释:
磙子
- 1、兄弟路边来示路,一人站在尔身旁,海边贝壳真有才,水井旁边有草原,衮服放在水盆旁,磙子入水没有石。。
- 2、由于纯金的很强的延展性它可以被磙子压,锤子砸变成金叶子,可以薄到光线可以穿过的地步,或者从小孔里流下来。
- 3、不过杨浩等不了,再者这里山坡底层是石头,表面是风化的砂石,除草平整,用装了沙子的钢磙子反复碾压,就大差不差。
- 4、如今农村有了现代化的,已经不怎么用碾磙子碾米了。
- 5、曾经与屯里人打赌,举起过场院里的石磙子。
- 6、他把药材放在石槽中,然后用磙子碾碎了它们。
字义分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