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丘
拼音:yáng qiū
注音:一ㄤˊ ㄑ一ㄡ

阳丘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祭坛。在平坦的地上用土筑的高台。
老子和孔丘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 祭坛。在平坦的地上用土筑的高台。

《释名·释丘》:“丘高曰阳丘,体高近阳也。”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阳丘既畅,大典逾光。”

⒉ 老子和孔丘的并称。

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王许不足以为匹, 阳丘岂能与比踪。”
陈伯君校注:“《史记·老子列传》:‘姓李氏,名耳,字伯阳。’ 丘,孔丘。”

网络解释:

阳丘

  • 阳丘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yáng qiū,注音ㄧㄤˊ ㄑㄧㄡ。
  •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JG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GD
    • 五行

    (1)(名)小土山;土堆:荒~|沙~|坟~|~子。

    (2)(动)浮厝:先把棺材~起来。

    (3)(量)水田分隔成大小不同的块;一块叫一丘:一~田。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