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设教
拼音:shén dào shè jiào
注音:ㄕㄣˊ ㄉㄠˋ ㄕㄜˋ ㄐ一ㄠˋ
词性: 成语

神道设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利用神鬼之道进行教化。
2.今指利用鬼神迷信以愚弄人民。

引证解释:

⒈ 利用神鬼之道进行教化。

《易·观》:“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孔颖达疏:“圣人法则天之神道,本身自行善,垂化於人,不假言语教戒,不须威刑恐逼,在下自然观化服从。”
《东观汉记·杜林传》:“追观往法,政皆神道设教,强干弱枝,本支百世之要也。”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澶渊之幸》:“讲和之后,兵息民安,天意悦豫;而钦若激以城下之盟,欲报东门之役。既弗之许,则説以神道设教,镇服戎心。”
李逸侯《宋宫十八朝演义》第三十回:“譬如那《河图》、《洛书》,谁敢说不是天瑞呢……这乃是圣人用神道设教,假造出来,诱服天下人心的哪!”

国语词典:

原指圣人顺应自然之势,利用神圣的道德建立教化,以感化万物,教诲众人。语本《易经.观卦.彖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后指以鬼神祸福相因之理,教化世人。《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王莽尚据长安,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受命,将何以见信于众乎?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今则又指利用鬼神迷信以愚弄人民。

网络解释:

神道设教

  • 神道设教是汉语词汇,拼音shén dào shè jiào,出处《易·观》。
    • 1、张载的圣人观包括成圣夫、圣人境界和圣人职能三方面的内容,分别体现在他的“变化气质”、“至诚得天”和“神道设教”诸思想当中。
    • 2、这种矛盾的鬼神思想与古代“神道设教”的影响有关,也与他们继承的正统儒家的鬼神观有关。
    • 3、“神道设教”乃中国古代文明最源始也最隐秘的生存方式。
    • 4、而其后来不断被神化则是统治阶级为了神道设教、愚民以治的需要。
    • 5、追观往法,政皆神道设教,强干弱枝,本支百世之要也。 

    字义分解

    • 拼音shén
    • 注音ㄕㄣ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YJH
    • 五行

    (1)(名)迷信的人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也指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位|财~。

    (2)(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用兵如~。

    (3)(形)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速|~效。

    (4)(名)精神;精力:费~。

    (5)(名)(~儿)神气:~色|~情。

    (6)(形)〈方〉聪明;机灵:这孩子真~。

    (7)姓。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THP
    • 五行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 拼音shè
    • 注音ㄕㄜ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MCY
    • 五行

    (1)(动)设立;布置:~防|~宴。

    (2)(动)筹划:~计。

    (3)(动)假设:~想。

    (4)〈书〉(连)假如;倘若:假~有困难;应当相助。

    • 拼音jiào,jiāo
    • 注音ㄐㄧㄠˋ,ㄐㄧㄠ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FTBT
    • 五行

    jiào

    1.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2. 使,令:风能教船走。

    3.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4. 姓。

    jiāo

    1. 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