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舌燥
拼音:kǒu gān shé zào
注音:ㄎㄡˇ ㄍㄢ ㄕㄜˊ ㄗㄠˋ

口乾舌燥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口干舌燥"。亦作"口干舌焦"。 2.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

国语词典:

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干燥口渴。如:「任凭他说得口干舌燥,大家依然充耳不闻。」也作「口燥唇干」。

词语翻译

英语
lit.drymouthandtongue(idiom);totalktoomuch

网络解释:

口干舌燥

  • 出自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指非常干渴。释义: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非常干渴。
    • 1、否则,我讲得口乾舌燥,你不但一点反应也没有,还给我看起小说来了。
    • 2、曾化龙和王应泰自然也不肯轻易放弃,于两人向朱以派诚述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劝说,只说得口乾舌燥,只希望朱以派能改变主意。
    • 3、奈何这零距离的接触却让他浑身燥热,口乾舌燥,下肢硬直却不敢有丝毫动作,绝对比单挑百人更可怕。
    • 4、曾化龙自然也不肯轻易放弃,于是向朱以派诚述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劝说,只说得口乾舌燥,只希望朱以派能改变主意。 
    • 5、因为通常你感到口乾舌燥的时候,代表身体细胞已经缺水了。

    字义分解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KKK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qián,gān
    • 注音ㄑㄧㄢˊ,ㄍㄢ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FJTN
    • 五行

    qián

    1. 八卦之一,代表天:乾坤(“坤”,代表地)。

    2. 旧时称男性的:乾造。乾宅。

    gān

    1. 见“干”。

    • 拼音shé
    • 注音ㄕ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DD
    • 五行

    (1)(名)舌头。

    (2)(名)像舌头的东西:火~。

    (3)(名)铃或铎中的锤。

    • 拼音zào
    • 注音ㄗㄠ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OKKS
    • 五行

    1.  干,缺少水分:干燥。燥裂。燥热。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