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钱
拼音: | xiāng qián |
注音: | ㄒ一ㄤ ㄑ一ㄢˊ |
香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宋时三班院在干元节为饭僧,进香盒以祝圣寿所凑聚的钱。 2.谓布施给佛寺庙宇的香火钱。
引证解释:
⒈ 宋时三班院在乾元节为饭僧,进香盒以祝圣寿所凑聚的钱。
引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下:“三班院所领使臣八千餘人,涖事于外。其罢而在院者,常数百人。每岁乾元节,醵钱饭僧,进香合以祝圣寿,谓之‘香钱’。”
⒉ 谓布施给佛寺庙宇的香火钱。
引《百丈清规·两序章·知殿》:“施主香钱,不得互用。”
明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不免将着疏头就抄化几文香钱,添助支费。”
清赵翼《寓西湖十日》诗:“斋粥僧千指,香钱岁万金。”
洪深《贫民惨剧》第四幕:“师父,我们老主顾啦,哼,嗳,回头送你两个香钱。”
国语词典:
布施给寺庙的银钱。
网络解释:
香钱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9
- 繁体香
- 五笔TJF
- 五行水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