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cún wáng jì jué |
注音: | ㄘㄨㄣˊ ㄨㄤˊ ㄐ一ˋ ㄐㄩㄝˊ |
词性: | 成语 |
存亡继绝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存亡续绝”。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存亡续绝”。原谓使亡国复存,绝嗣得续。亦泛指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
引《穀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絶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范宁集解:“存亡,谓存邢卫 ;继絶,谓立僖公。”
《汉书·吴王濞传》:“今诸王苟能存亡继絶,振弱诛暴,以安刘氏,社稷所愿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安边》:“夷不乱华,前哲明训,存亡继絶,列圣通规。”
宋苏轼《宋襄公论》:“桓文之师,存亡继絶,犹不齿於仲尼之门,况用人於夷鬼以求霸,而谓王者之师可乎?”
明刘基《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而齐侯获存亡继絶之名於天下。”
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天生孔子不后周,不先周也,存亡续絶,俾枢纽也。”
国语词典:
使濒临断绝、灭亡者,继续存在。《谷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三》:「齐桓南服彊楚、使贡周室、北伐山戎、为燕开路,存亡继绝,功为伯首。」也作「继绝兴亡」、「继绝存亡」。
网络解释:
存亡继绝
存亡继绝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这次你真是幸运,遇见存亡继绝了。
- 2、今诸王苟能存亡继绝,振弱伐暴,以安刘氏,社稷所愿也。
- 3、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夫伐小超而畏强齐,非勇也。
- 4、然则司徒果有意矜魏博之危而救之,非徒得存亡继绝之义,亦子孙万世之利也。
- 5、俟其孙稍长,引而立之,是陛下有存亡继绝之德于代,使其子子孙孙永为不侵不叛之臣,此安边之良策也。
- 6、冯错的遗嘱中,切切托付我代他寻觅传人,让白虎一脉存亡继绝。
字义分解
- 拼音cún
- 注音ㄘ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存
- 五笔DHBD
- 五行金
(1)(动)活着:生~。
(2)(动)储积:~粮。
(3)(动)保留:~疑。
(4)(动)寄放:~车。
(5)(动)心里怀有:对他~着希望。
- 拼音wáng,wú
- 注音ㄨㄤˊ,ㄨˊ
- 笔划3
- 繁体亡
- 五笔YNV
- 五行水
wáng
1. 逃:逃亡。流亡。
2.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3. 死:伤亡。死亡。
4.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wú1. 古同“无”,没有。
- 拼音jì
- 注音ㄐㄧˋ
- 笔划10
- 繁体繼
- 五笔XONN
- 五行木
(1)(动)继续;接续。~任|中~线|前赴后~。
(2)(动)继而:初感头晕;~又吐泻。
与存亡继绝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