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
拼音: | xiào wèi |
注音: | ㄒ一ㄠˋ ㄨㄟˋ |
校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军职名。据《史记》,秦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
引证解释:
⒈ 军职名。据《史记》, 秦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 《项羽本纪》载:项梁 “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又《张耳陈馀列传》载:陈胜 “以张耳、陈餘为左右校尉。” 汉代始建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亦有称校尉者。 隋唐以后迄清为武散官之号,地位逐渐降低。 明清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其地位尤低。参阅《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
国语词典:
职官名。汉时始有此官,职位略次于将军的武官。隋唐以后地位逐渐降低。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校尉
- 1、将何岸派往谪戍营做校尉,二位大人以为如何?
- 2、臣案《汉书宣秉传》云,诏征秉为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俱会殿廷,并专席而坐,京师号之为三独坐。
- 3、唐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入闽,随从的校尉中,有杨永、杨珍等,他们的后代散居闽、粤、台、澎等地。
- 4、自从我军顿丘出兵以来,我每战皆出,每临战阵,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主公为彰我功绩,迁我为骁骑校尉。
- 5、此皆汉升之功也,今吾正欲表汉升为果毅校尉,岂有不赏反罚之理?
- 6、程校尉,罗校尉,大帅让二位安顿之后,就去帐前点卯,安排职事。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o,jiào
- 注音ㄒㄧㄠˋ,ㄐㄧㄠˋ
- 笔划10
- 繁体校
- 五笔SUQY
- 五行木
x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jiào1. 比较:校场。
2.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