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翰
拼音:wéi hàn
注音:ㄨㄟˊ ㄏㄢˋ

维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喻捍卫。亦指保卫国家的重臣。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维翰”喻捍卫。亦指保卫国家的重臣。

《诗·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王后维翰。”
毛传:“翰,干也。”
郑玄笺:“王后为之干者,正其政教,定其法度。”
《晋书·宗室八王传序》:“始则韩彭菹醢,次乃吴楚称乱。然虽克灭权偪,犹足维翰王畿。”
南朝梁江淹《萧冠军进号征虏诏》:“门下维翰之重,实资名品。”
明张居正《贺少宰镇山朱公重膺殊恩序》:“文武受命, 召公维翰。”

网络解释:

维翰 (字词)

  • 维翰,汉语词汇,拼音wéi hàn,代指保卫国家的重臣,出自《诗.大雅.文王有声》。
  • 字义分解

    • 拼音wéi
    • 注音ㄨㄟ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WYG
    • 五行

    (1)(名)系物的大绳。

    (2)(连)连接:~系|纤~。

    (3)(动)保持;保全:~持|~护。

    • 拼音hàn
    • 注音ㄏㄢ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FJWN
    • 五行

    〈书〉(名)原指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字、书信等:~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