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
拼音:cǎi sāng
注音:ㄘㄞˇ ㄙㄤ

采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乐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桑》,南朝宋鲍照﹑梁简文帝﹑陈后主等均有此曲,名《采桑》。后人多所仿效。 2.乐府清商曲名。属西曲,又称《采桑度》。亦为舞曲名。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采桑度>序》。 3.乐府近代曲名。

引证解释:

⒈ 乐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桑》, 南朝宋鲍照、梁简文帝、陈后主等均有此曲,名《採桑》。后人多所仿效。

⒉ 乐府清商曲名。属西曲,又称《採桑度》。亦为舞曲名。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採桑度>序》。

⒊ 乐府近代曲名。 唐张祜有此作。

《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採桑>序》:“《乐苑》:‘《採桑》,羽调曲。又有《杨下採桑》。’按《採桑》本清商西曲也。”

⒋ 谓采摘桑叶。

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⒌ 古乐曲名。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乐通二》:“《采桑》, 晋清商西曲。羽调。参见“采桑子”。

唐有大曲。”

⒍ 古黄河津渡名。在今山西乡宁西。

《左传·僖公八年》:“晋里克帅师, 梁由靡御, 虢射为右,以败狄于采桑。”
杜预注:“平阳北屈县西南有采桑津。”

网络解释:

采桑

  • 采桑:养蚕工序
  • 采桑:萧纲诗作
  • 采桑:鲍照诗作
  • 采桑:吴均诗作
  • 采桑:刘希夷诗作
  • 采桑:沈君攸诗作
  • 采桑:刘邈诗作
  • 采桑:陈叔宝诗作
    • 1、采桑子-九日,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容若 
    • 2、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纳兰容若 
    • 3、在东洞庭湖保护区,有采桑湖、大西湖、小西湖、丁字堤等几个最佳观测点。
    • 4、从采桑、喂蚕,写到蚕山、腌茧。
    • 5、采桑子,高唱欢歌,谁也不知疲倦。
    • 6、改革春风拂山乡,科学中田进农庄。村村寨寨搞示范,原野一派风光。扰里扰外禾苗壮,舍南舍北菜花香;机器播秧行对行,小姑提篮采桑忙!

    字义分解

    • 拼音cǎi,cài
    • 注音ㄘㄞˇ,ㄘ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ESU
    • 五行

    cǎi

    1. 摘取:采撷。采花。采摘。采制。

    2. 开采:采煤。采矿。

    3. 选取,取:采访(搜集寻访)。采纳(接受意见)。采集。采购。采写。

    4. 神采,神色,精神:神采。精采。

    5. 同“彩”。

    6. 〔采采〕盛多的样子。

    7. 古代指官。

    cài

    1. 〔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 拼音sāng
    • 注音ㄙㄤ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CCS
    • 五行

    (1)(名)桑树;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2)(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