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宪
拼音:bù xiàn
注音:ㄅㄨˋ ㄒ一ㄢˋ

布宪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官名。掌刑法禁令。 2.颁布法令。

引证解释:

⒈ 古官名。掌刑法禁令。

《周礼·秋官·布宪》:“布宪,掌宪邦之刑禁。”

⒉ 颁布法令。

《国语·周语下》:“布宪施舍於百姓。”
《管子·立政》:“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宪於国。”
《文选·陆倕<石阙铭>》:“《春秋》设旧章之教,《经礼》垂布宪之文。”
张铣注:“宪,法也。言布法以示人也。”

国语词典:

《周礼.秋官》中的官名,专职颁布法令。

网络解释:

布宪

  • 布宪,,汉语词汇。
  • 拼音:bù xiàn
  • 释义:1、官名。2、颁布法令。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MHJ
    • 五行

    (1)(名)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麻~|~鞋。

    (2)姓。

    (3)(动)宣告;宣布:发~|公~|~告|开诚~公。

    (4)(动)散布;分布:阴云密~|铁路公路遍~全国。

    (5)(动)布置:~局|~下天罗地网。

    • 拼音xiàn
    • 注音ㄒ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TFQ
    • 五行

    (1)(名)〈书〉法令:~令。

    (2)(名)宪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