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ōng chóng xià cǎo |
注音: | ㄉㄨㄥ ㄔㄨㄥˊ ㄒ一ㄚˋ ㄘㄠˇ |
词性: | 名词 |
冬虫夏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冬虫夏草
(1) 真菌的一种,冬季随所寄生的昆虫幼虫入土,夏季长出形状像草的繁殖器官。可入药
引证解释:
⒈ 又称夏草冬虫。省称冬草虫、虫草。真菌的一种。冬季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幼体中,夏季从死虫体的一端长出菌体,形成像草一样的植物,故称“冬虫夏草”中医入药,有滋补作用。
引《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奉过酒,头一碗上的冬虫夏草, 万雪斋请诸位吃着,説道:‘像这样东西,也是外方来的。’”
国语词典:
一种寄生在鳞翅类昆虫体中的真菌类植物,孢子寄生于昆虫体内吸收养分的时期称为「冬虫」,成熟后钻出虫体的菌丝称为「夏草」。菌体形似棍棒或树枝,多生长于潮湿的森林中,国人视为珍贵药材。
如:「中医认为冬虫夏草是温和的补药。」
网络解释: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虫的复合体)
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别称冬虫草,是冬虫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虫的复合体。冬虫夏草功效众多,它是由肉座菌目、蛇形虫草科、蛇形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身躯僵化,并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的,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
主要活性成分是虫草素,冬虫夏草功效主要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秘精益气、美白祛黑等多种功效。食用方法有打粉、泡酒、泡水等。冬虫夏草在我国主要产于中国大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五省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全球仅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四个国家。
- 1、冬虫夏草有多种食用方法,传统的被认可的吃法有隔水蒸,文火煮,泡酒,和老鸭一起炖,同时也有直接干嚼、打粉做虫草胶囊等众多食用方法。
- 2、中国四川省小金县县城,买家正在从一蓝子挑选冬虫夏草中挑选最的。
- 3、像鹌鹑汤、白木耳煮麻雀、清补菜鸭、枸杞银耳羹、荸荠萝卜汁、扁豆粥等,或食用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
- 4、内心的那些情感,变成了恨,变成了痛变成了委屈。变成密密麻麻的带刺的藤蔓,刺穿着心脏的每个细胞,像冬虫夏草般将躯体吞噬干净。
- 5、灵芝也,桑黄也,煎起来,一是口感比较淡,另外一个,颜色比较浅,像人参,冬虫夏草、铁皮石斛,煎起来服用,口感都比较和淡。
- 6、冬虫夏草真的货真价实有高的药效吗?
字义分解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鼕
- 五笔TUU
- 五行火
(1)(名)一年的第四个季节:~季。
(2)姓。
(3)(拟)敲鼓或敲门等声音:鼓声~~。
- 拼音chóng
- 注音ㄔ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蟲
- 五笔JHNY
- 五行火
1.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2.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10
- 繁体夏
- 五笔DHTU
- 五行火
(1)(名)夏季:~日。
(2)(名)朝代名;禹所建:~朝。
(3)(名)指中国:华~。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