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历
拼音:zhōu lì
注音:ㄓㄡ ㄌ一ˋ

周历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遍历;遍游。

引证解释:

⒈ 遍历;遍游。

《后汉书·蔡邕传》:“﹝邕﹞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閒,周歷三臺。”
唐薛用弱《集异记·叶法善》:“﹝叶法善﹞於四海六合,名山洞天,咸所周歷。”
康有为《<日本杂事诗>序》:“黄子文而思,通以瑟,周歷大地。”

网络解释:

周历

  • 周历,古代汉族历法之一,与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鲁历合称古六历。以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中国古代有夏历、商历、周历之分。在汉代实行太初历以后,历法才基本固定下来。夏、商、周三历的主要区别,在岁首的不同,又叫“三正”。
  •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FKD
    • 五行

    (1)(名)圈子:绕场一~。

    (2)(名)周围:四~|圆~。

    (3)(动)绕一圈:~而复始。

    (4)(形)普遍;全:~身|~知。

    (5)(形)完备;周到:~密|~详。

    (6)(名)星期:~报|~刊|~末。

    (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

    (8)(动)接济:~济。

    (9)(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

    (10)(名)北周。

    (11)(名)后周。

    (12)(名)姓。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4
    • 繁体歷、曆
    • 五笔DLV
    • 五行

    (1)(名)经历;经过:来~|~时半年。

    (2)(形)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年|~代|~次|~届。

    (3)(量)遍;一个一个地:~访各校。

    (4)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阴~。

    (5)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日~|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