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毛践土
拼音: | shí máo jiàn tǔ |
注音: | ㄕˊ ㄇㄠˊ ㄐ一ㄢˋ ㄊㄨˇ |
词性: | 成语 |
食毛践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毛:指土地上生长的庄稼。践:踩。土:指居住之地。吃住均都出于国家。指受着国家的恩惠。
引证解释:
⒈ 居其地而食其土之所产。毛,指可食植物。谓一切生活所需,均属国君所有。旧时常用作感戴君恩之辞。
引语本《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食毛践土,已三十餘年。”
郑观应《盛世危言·传教》:“况入教之民,犹是中国食毛践土之民也。”
章炳麟《訄书·原人》:“自秦汉以后,井田废,约剂在民间,民归德於君,文饰其辞,则亦曰食毛践土,此非事实也。”
国语词典:
语本《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居住的地方,饮食的东西皆为国君所有。为古代帝王君临天下,臣民感戴君恩的话。
网络解释:
食毛践土
- 1、对于这个乡下姑娘来说,上海的生活真如食毛践土一般。
- 2、甲食毛践土已三十馀年,当吴三桂拒命之时,彼已手戮桂王,断不得称楚之三户。
- 3、夫入教之民,固中国食毛践土之民也,劝民为善,固圣朝宽大之政所允行也。 ()
- 4、讵意大行皇帝皇嗣未举,一旦龙驭上宾,凡食毛践土者,莫不吁天呼地。
- 5、或能效得一手一足之力,也不枉食毛践土,世受国恩。
- 6、谓我国家二百余年深恩厚泽,浃于人心,食毛践土者,思效力驰驱,以答覆载之德,斯可矣。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sì
- 注音ㄕˊ,ㄙˋ,ㄧˋ
- 笔划9
- 繁体食
- 五笔WYVE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sì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 拼音máo
- 注音ㄇㄠˊ
- 笔划4
- 繁体毛
- 五笔TFNV
- 五行水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4. 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5. 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6. 行动急躁:毛躁。
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8.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9. 货币贬值:钱毛了。
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11. 姓。